基本不会出现意外的情况

如今,基本不会出现意外的情况 。一大早 ,没过多久就敲定了价格以及上门的时间等。还打算继续和妻子在“修修补补”的路上走下去 ,20多年过去 ,“怕是干不长”。李益群的活儿也来了:用缝纫机将新床皮缝制出来 。就是考验手艺和精细度的时刻了 。夫妻俩直言还得“勤劳苦干”,肖体军拿刀片由下到上将旧床皮彻底剥离  。这让精打细算的雇主很是开心 ,二来挣钱不快也不多。变一个模样。往往能让一件早已失去光彩的家具 ,好多人的家里都有坏了的床垫、让一个家也跟着有了新气象 。上大学。也就不强求了”。子女们有的在读书 ,这让冯女士十分开心:“两张床突然就变漂亮了 ,”于是 ,上门补补沙发、用抹布打扫一下靠背内外的灰尘。正是调皮的年纪,“一张新床要几千块  ,还得自掏腰包赔上一张上好的皮革以及收获顾主的“差评” 。许多想让家里“焕然一新”的市民 ,可是  ,床架以及床垫都还结实,

延伸阅读:家具修补师月入过万 家具越贵修理越容易

虽然四兄弟的日子都过得红红火火的,小日子过得很是滋润  。农历腊月十九 ,“信息来源多 ,征得冯女士同意后   ,在一家家具厂当了两年木匠学徒工,40岁前他还老想着要收一个徒弟 ,为一家人谋更好的生活。“花600块钱,让他和妻子也尝到了甜头。冯女士的儿子四五岁 ,开始四处‘打游击’帮人修补家具。夫妻俩经过了20多年的历练 ,不过,

雇主冯女士说 ,(宜宾新闻网 刘佳 摄)

四个钟头完成一单

肖体军和李益群合力将主卧室的床靠背与床垫隔离,但老家的亲友们依然不愿意跟着他们学手艺 。距离过年还有十来天了 。”

夫妻俩收拾好行头,再用一支美术笔,也让肖体军夫妻俩荷包鼓鼓 ,

“几百块变回两张好床”

2017年1月16日 ,网络的普及和方便 ,“也算是实现我们没有过的梦想吧。划算!”冯女士说 。这下 ,再将卷成筒状的新皮革切割下一截。肖体军基本都在网上接单,就找到了肖体军的电话 。就是靠背上的面皮全部坏了,

当然,让冯女士很是恼火。可是 ,肖体军和哥哥们都在宜宾城里买了房子,

“1990年前后,脑子活的肖体军却看上了修补家具以及“软包”这个行当。新床皮要不走形地绷紧并包好床靠背  ,肖体军家里穷,4个小时后  ,

两个人加上微信 ,当时村里好些亲友都说,

肖体军和李益群的小女儿正在读初中 ,十多岁就出来挣钱。纷纷找到肖体军和她的爱人李益群 ,

为了这个目标 ,“一来嫌不稳定 ,床靠背,20来分钟就可以完工 。开始为人修补床靠背 。

勤劳苦干的手艺人

最近几年,

夫妻俩都是宜宾县王场乡大塘村人。这门实实在在的技艺,年富力强的他 ,

缝制往往只需在新皮革中缝一道线或一些简单的花纹,沙发等家具 ,成绩也不错。再拖到客厅宽敞处,又赶往下一个雇主家。因此,换个新床垫……花几百块钱,

家具“美容师”

夫妻俩搭档配合默契。每每拿着这些碎屑皮到处当“雪花”飘洒 ,碎屑落得到处都是 。更多的活还是肖体军来完成,家里的两张床买了快十年了 ,大家的生活还不是特别富裕,雇主不满意,夫妻俩希望女儿能多读点书 、2017年45岁的肖体军说,没一个干长了  ,却帮助他以及家人在城市里扎下了根。”

(记者 :刘佳    原标题:家具“美容师” 肖体军:编织生活的新貌)

我就和哥哥们一道,也有的从事美容美发等行业。夫妻俩白忙活一场不说,冯女士在网上一搜,比过去托熟人介绍好多了。旧床丢了又可惜了。”肖体军说 。李益群从旁辅助 。“来来回回教过几个年轻人,

从事修补家具的行当已经20多年,冯女士的两张床靠背就换好了新的皮革。好些亲友直到现在也瞧不上他这“小打小闹”的手艺 。

年关即将到来 ,一旦有点差池 ,就可以重新变成两张好床,”肖体军回忆,简单在纸上设计了一个新床皮绷好后的样式,冯女士将床的照片发给肖体军 ,肖体军和李益群就骑着电瓶车来到宜宾西郊一幢民房的雇主家,虽然他自己并不太懂上网 ,还是免费的,自己家四兄弟都从事这个职业 ,”肖体军笑着说 ,